塑料制品回收利用:从垃圾到资源的转变
塑料回收首先要做好分类,这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步。不同材质的塑料回收价值和处理方法不同,常见的回收塑料有 PET(饮料瓶)、PE(塑料袋、牛奶瓶)、PP(餐盒、瓶盖)、PVC(水管、雨衣)等。分类时要注意:去掉瓶盖、标签 —— 瓶盖多是 PP 材质,标签是 PVC 或 PET,要分开投放;清洗干净残留物质,比如饮料瓶内的剩余液体、餐盒里的食物残渣,否则会污染其他回收塑料,降低回收价值;破碎的塑料要尽量拼接或单独包装,避免混杂。现在很多小区都有专门的塑料回收箱,要按标识分类投放,不要随意混合。
回收后的塑料会被运到回收加工厂,进行集中处理。第一步是分拣,工人会根据外观、标识和密度,进一步区分不同材质的塑料 —— 比如 PET 瓶比重比水大,会沉入水底,而 PE、PP 瓶会浮在水面,可通过水选分离。第二步是破碎,用破碎机将塑料打碎成小块,方便后续清洗和加工。第三步是清洗,将破碎后的塑料块放入清洗槽,用热水和洗涤剂去除油污、标签胶等杂质,然后晾干或烘干。第四步是造粒,将干燥后的塑料块送入挤出机,加热熔融后通过模具挤出成塑料颗粒,这些颗粒就是 “再生料”。
再生料的用途很广泛,根据纯度和质量分为不同等级。高等级的再生料可用于生产塑料瓶、包装膜等;中等级的可用于制作收纳盒、垃圾桶、塑料托盘等;低等级的则可用于生产塑料管材、水泥袋、人造木材等。比如回收的 PET 饮料瓶,经过处理后可制成纤维,用来做衣服、地毯、填充棉等;PE 塑料袋可制成塑料桶、塑料凳;PP 餐盒可制成玩具、汽车配件。
不过塑料回收也有局限性,比如塑料经过多次回收后,强度和韧性会下降,不能用于食品包装等要求高的领域。而且有些塑料比如发泡塑料、复合塑料,回收难度大、成本高,目前回收利用率较低。这就需要我们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,优先选择可重复使用的容器,从源头减少塑料垃圾。作为普通人,做好塑料分类投放、减少污染,就是对塑料回收最大的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