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用塑料制品选购:记住这 4 点不踩坑
第一看材质标识,这是最关键的一步。正规产品会明确标注材质,比如 “PP(聚丙烯)”“PE(聚乙烯)”“PET(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)” 等。PP 材质耐高温(100-120℃),适合做微波炉加热的餐盒、菜板;PE 材质柔软,耐低温,适合做保鲜袋、收纳盒;PET 适合做饮料瓶,但不能反复使用,更不能装热水,否则会释放有害物质。要避开没有标识或标注 “PVC(聚氯乙烯)” 的食品用制品 ——PVC 在高温下易释放有毒物质,不适合接触食物。
第二查外观质量。好的塑料制品表面光滑平整,没有毛刺、划痕、气泡,颜色均匀无杂质斑点。如果表面发乌、有明显凹陷或凸起,说明生产时工艺控制不好,可能存在强度不足的问题。对着光看,透明或半透明产品要无浑浊、无异物,比如水杯如果有云雾状浑浊,可能是原料纯度不够。另外,要注意接口处是否牢固,比如收纳盒的盖子和盒体咬合是否紧密,菜板的边缘是否有开裂迹象。
第三闻气味,劣质产品一拿就有异味。合格的塑料制品几乎没有味道,或只有轻微的塑料本身气味;如果打开包装就闻到刺鼻的酸味、臭味,说明使用了回收料或劣质添加剂,长期使用会危害健康。尤其是儿童用品,比如玩具、餐具,一定要仔细闻,确保无异味后再购买。
第四试手感和硬度。不同用途的产品手感不同:菜板要硬度适中,太硬易开裂,太软易掉渣;收纳盒要挺括,用手按压不易变形;水杯壁要厚实均匀,捏起来没有明显软塌感。同时要注意产品的重量,同类型产品如果太轻,可能是偷工减料,厚度不足,使用寿命短。
还要注意选购渠道,尽量去超市、正规家居店购买,不要买路边摊的三无产品。使用时也要遵循材质要求,比如 PP 餐盒虽然耐高温,但不要长时间在微波炉里加热,避免老化加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