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料制品生产流程:从原料到成品的关键步骤
原料准备是基础。常见的塑料原料有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、聚氯乙烯(PVC)等,购买时要注意原料的纯度,杂质多会导致成品表面有斑点。原料通常是颗粒状,使用前必须干燥处理 —— 尤其是吸湿性强的尼龙、ABS 等,需放入干燥机中烘干 4-6 小时,否则成型时会产生气泡。干燥后的原料可根据需要添加色母粒调色,混合时要搅拌均匀,避免颜色不均。
成型加工是核心环节,不同产品用不同工艺。注塑成型适合批量生产外壳、零件等,把熔融的塑料通过注塑机压入模具,冷却后打开模具就能取出毛坯件;吹塑成型多用于制作瓶罐类产品,将熔融塑料制成管状坯料,再用压缩空气吹胀贴合模具内壁;挤出成型则适合生产管材、板材,塑料熔融后通过挤出机的模具连续挤出,冷却后切割成定长。成型时要控制好温度和压力:温度过低塑料熔融不充分,成品易出现缺料;温度过高会导致塑料分解,产生异味和黑点。
后处理决定成品质量。注塑后的零件要去除浇口和飞边,可用美工修剪后再用砂纸打磨光滑;需要印刷或贴膜的产品,要先对表面进行电晕处理,增强附着力;部分产品还要进行装配,比如玩具、电器外壳,装配时要注意卡扣的松紧度,过紧易断裂,过松会松动。后处理后要进行质检:检查外观有无划痕、变形,尺寸是否符合要求,抽样进行强度测试 —— 比如塑料管材要做耐压试验,确保使用安全。
生产中常见问题也有应对办法:成品变形多是冷却时间不足,可延长冷却时间;表面出现缩水痕,要适当提高注塑压力;气泡问题则需重新干燥原料。只要按步骤控制好每个环节,就能生产出合格的塑料制品。